即可享受高思维平台:“特价促销产品价格”,“现货供应产品价格”,“下载产品相关资料”,“享10分钟内响应,8小时出具解决方案”等服务。
在分离血液的过程中,确实常常会用到低速离心机,但具体是否需要使用低速离心机,以及离心机的转速选择,取决于分离的具体目标和所需的纯度。以下是对这一选择的详细解释:
一、离心分离的目的
1、血液分层:
原理:低速离心机通过利用离心力原理,使血液中的不同成分根据其密度和大小发生分层,从而实现精确分离。
实现:在低速离心时,通常转速在10003000转/分钟左右,离心时间大概510分钟。这个条件足以使血细胞沉淀到离心管底部,血浆则留在上层。这是因为血细胞的密度比血浆大,在低速离心力的持续作用下,血细胞会逐渐沉降,从而实现血液的简单分层。
2、血液成分分析:
红细胞:红细胞是双凹圆盘状,其细胞膜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但比较脆弱。如果使用高速离心机,过高的离心力会使红细胞受到极大的压力,导致细胞膜破裂,发生溶血现象。
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和酶在细胞结构被破坏后会释放出来,影响后续对白细胞功能和成分的分析。血小板也可能在高离心力下受损。
生物活性成分:血液中包含众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如各种蛋白质(包括凝血因子、抗体等)、酶(如淀粉酶、转氨酶等)和细胞因子。高速离心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高转速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并且强大的离心力可能会对这些生物活性成分产生机械破坏。而低速离心机运转时产生的热量较少,离心力也较为温和,能够减少对这些成分的损伤。例如,一些凝血因子如果受到过度的机械作用或者温度变化,其活性可能会降低甚至丧失,这对于需要研究血液凝血功能等相关实验是非常不利的。
二、使用低速离心机的情况
1、常规血液成分分离:临床检验中,为获取血清或血浆进行生化、免疫等检测,常运用低速离心机。以血脂检测为例,通过低速离心,使血液分层为上层淡黄色血浆、中层白细胞与血小板薄层(白膜层)、下层红色红细胞,这样能温和地分离出含各类检测指标的血浆,且不破坏血细胞与血浆成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2、保护血细胞完整性:当需要保持血细胞形态和功能完整时,如血常规检测前的样本处理,低速离心机产生的离心力相对温和,可避免因高速离心力过大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造成损伤,维持其正常形态与生理功能,利于后续准确分析血细胞参数。
三、使用高速离心机的情况
1、分离特定血液成分:在科研或特殊临床诊断中,若要分离血液中某些微小或密度差异小的成分,如外泌体(直径 30 - 150nm 的细胞外囊泡,含生物活性分子,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有潜在价值),则需高速离心机甚至超速离心机。高速运转产生强大离心力,使外泌体从复杂血液成分中有效分离。
2、提高分离效率:当对血液样本处理时间有严格要求,且样本中待分离成分特性允许时,高速离心机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分离。例如在急诊检验中,为快速得出检测结果,对于一些特定项目,使用高速离心机加速血液分离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争取时间。
四、应用场景
低速离心机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用于血液成分的分离和分析,还可以用于血液制品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在输血前对血液进行离心处理,还可以去除其中的微小凝块和杂质,确保输血安全。
分离血液时需要选择低速离心机,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温和地处理血液样本、保护血液成分的完整性和活性、实现精确分离以及保持血液的稳定性。这些优势使得低速离心机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